人體十二經脈之一。簡稱膀胱經。循行部位起于目內眥(睛明穴),上達額部,左右交會于頭頂部(百會穴)。本經脈分支從頭頂部分出,到耳上角部。直行本脈從頭頂部分別向后行至枕骨處,進入顱腔,絡腦,回出分別下行到項部(天柱穴),下行交會于大椎穴,再分左右沿肩胛內側,脊柱兩旁(一寸五分),到達腰部(腎俞穴),進入脊柱兩旁的肌肉,深入體腔,絡腎,屬膀胱。本經脈一分支從腰部分出,沿脊柱兩旁下行,穿過臀部,從大腿后側外緣下行至腘窩中(委中穴)。另一分支從項分出下行,經肩胛內側,從附分穴挾脊(三寸)下行至髀樞,經大腿后側至腘窩中與前一支脈會合,然后下行穿過腓腸肌,出走于足外踝后,沿足背外側緣至小趾外側端(至陰穴),交于足少陰腎經。
膀胱經病是指膀胱經經脈循行部位及膀胱功能失調所表現的癥狀。膀胱藏水液,屬于足太陽經。膀胱經有病就會出現以下問題:發(fā)熱,穿厚衣服也害怕風寒,流鼻涕,頭痛,項背僵硬疼痛,眼珠疼痛似欲脫出,頸項好像被人拉拔一樣難受,腰好像要折斷一樣疼痛,膝彎部位好像打結一樣不能彎曲,小腿肚像撕裂一樣疼痛,股關節(jié)屈伸不靈活;癲癇,狂證,痔瘡;膀胱經所經過部位均疼痛,足小趾不能隨意活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