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骨粗隆間骨折常見于老年人。由于粗隆部血運豐富,骨折后極少不愈合,但甚易發生髖內翻。高齡患者長期臥床引起的并發癥較多,是一個大腿近端的骨折,這類骨折偏向于中老年人。骨折多為間接外力引起。下肢突然扭轉、跌倒時強力內收或外展,或受直接外力撞擊均可發生,骨折多為粉碎性。老年人骨質疏松,當下肢突然扭轉、跌倒造成骨折。
體征
1.外傷后局部疼痛、腫脹、壓痛和功能障礙均較明顯,有時髖外側可見皮下淤血斑,傷后患肢活動受限,不能站立、行走。
2.大粗隆部腫脹、壓痛、傷肢有短縮,遠側骨折段處于極度外旋位,嚴重者可達90°外旋。還可伴有內收畸形。
治療
股骨粗隆間骨折治療的方法有兩種:
第一種是保守治療,保守治療的適應癥非常窄,僅應用于不能夠耐受手術、麻醉的患者,心肺機能非常差,沒有辦法承受手術的創傷打擊,所以只能夠通過保守治療來治療。治療方案主要是有下肢持續性骨牽引、下肢持續性皮牽引或者穿防旋鞋治療。
第二種治療方案是絕大多數患者應該選擇的方案,也就是手術治療。股骨粗隆間骨折大多數患者都是中老年人,要求早日下地活動。
1.可以外固定支架,外固定支架是一種介于手術和非手術直接的一種外固定方法,適用于合并多種嚴重疾病,或者不能耐受手術的高年齡的病人;
2.多枚釘,多枚斯氏針固定其實是最符合髖部生物力學的要求,但是有松動、脫針、對骨折斷部位沒有加壓等缺點。為了克服這些缺點,我們可以用多枚空心螺釘替代的;
3.髓內釘系統,1、Gamma釘;2、股骨近端髓內釘;3、PFN-A等;
4.人工假體關節置換術對高齡的患者的股骨粗隆間骨折壽命在10年以內的,只要患者情況可以耐受的,可以行關節置換術。
股骨粗隆骨手術的重點是在于病人的護理,包括術前術后的護理,平時注意加強營養,早期行功能鍛煉。
功能鍛煉是治療也是治療骨折的重要組成部分,可以使患肢快速恢復功能。(澎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