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乎每個媽媽都很關(guān)心寶寶的補鈣問題,畢竟鈣是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「原料」。給寶寶補了鈣,媽媽們也別忘了自己。普通成年人一天推薦的鈣攝入量為 800 毫克,在 8 個城市的調(diào)查顯示,女性每日鈣的平均攝入量只有 478.7 毫克。[1]這意味很多女性鈣攝入量只達到推薦量的 60% 。如果是哺乳期的媽媽,每天需要的量會更多,達到了 1000 毫克。
所以再次提醒各位媽媽,補鈣真的非非非常重要。
女性是實打?qū)嵉摹溉扁}體質(zhì)」
因為生理結(jié)構(gòu)和生活方式等種種原因,和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失去鈣元素,是名副其實的「缺鈣體質(zhì)」。如果我們把身體里的「鈣儲備」當做銀行賬戶,就能簡單地解釋為什么女性容易缺鈣了。
賬戶存款少:女性骨鈣儲備比男性低。人們年輕時骨鈣沉積的速度大于丟失的速度,在 30~35 歲會達到骨峰值,骨峰值大概會維持到 45 歲,然后骨鈣丟失的速度會大于沉積的速度。然而女性的骨峰值天然比男性要低。這就像存錢一樣,如果年輕時存的錢少,年紀大了就很容易沒錢花。
支出頻次快:女性骨質(zhì)丟失比男性快。女性絕經(jīng)后,雌激素水平減少會加快骨質(zhì)丟失的速度。本來賬戶上的錢就少,「花錢」還比男人快,身體鈣儲備很快入不敷出。
賬戶期限長:女性的壽命長于男性。因為壽命長,女性比男性更不容易「銷戶」。可是骨峰值本就比男性低,壽命越長就意味著年老時骨質(zhì)丟失的持續(xù)時間長。
天天捧著沒錢的「賬戶」,很容易影響身體健康。
缺鈣不補鈣女性會變得更加「脆弱」
跟缺鈣最相關(guān)的疾病就是骨質(zhì)疏松。它被稱為「靜悄悄的流行病」,因為發(fā)病初期并沒有明顯的癥狀,通常是在發(fā)生骨折或是檢測骨密度時才發(fā)現(xiàn)的,可是一旦它發(fā)病就讓人受不了。
身體疼痛是最常見的癥狀。這種疼不是運動后手臂抬起來有些酸脹的疼痛,而是一種時時刻刻存在的疼痛:坐著疼、站著疼、躺著疼、走著疼......
還會引起駝背,影響形體美觀,甚至帶來便秘、腹脹、食欲減退等癥狀。最可怕的是,骨質(zhì)疏松讓女性骨頭變得十分脆弱,可能因端水、彎腰甚至打噴嚏而折斷。而且它引起的骨折是老人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。所以我們要趕在骨質(zhì)疏松之前,把賬戶余額存得多多的!
熟記 2 大補鈣知識點把「鈣賬戶」補足
按階段補鈣。女性在每個階段所需要的鈣元素是不一樣的,首先要了解自己所處的階段,并補充到推薦的攝入量。
年輕女性:每日最好補足 800 毫克的鈣元素。
孕中晚期及哺乳期女性:為了滿足兩個人的營養(yǎng),每日所需的鈣元素也比一般人要高一點,為 1000 毫克。50 歲以上的女性:每天補充 1000 毫克的鈣元素。
按推薦食物補鈣。補鈣,優(yōu)先考慮通過食物來補,像牛奶、酸奶、豆腐和綠葉蔬菜是不錯的「食物鈣劑」。
每天 250 mL 純牛奶、130 mL 無糖酸奶、100 克豆腐、200 克綠葉蔬菜,再加上谷物、肉、蛋、水果,大概能夠攝入八九百毫克的鈣。
不過飲食習(xí)慣的調(diào)整和改變需要時間,如果一下子調(diào)整不過來,通過飲食又無法滿足補鈣需要,可以使用鈣劑。
怎么選鈣劑,可以看下面 4 個小 tips:
1. 無機鈣/有機鈣都可以,因為兩種鈣的吸收率沒差別。
2. 最好選含有維生素 D 的鈣劑,因為維生素 D 可以更好地促進鈣的吸收。
3. 選擇每粒低于 500 毫克的鈣,最好是 200~300 毫克,因為一次性攝入大劑量的鈣,吸收率反而降低。
4. 無機鈣建議隨餐服,不要和牛奶同服,避免單次攝入太多鈣而影響吸收。(摘自-丁香媽媽)